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记者会上,我国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普惠性民生建设等领域的举措成为中外记者关注的焦点。
第三是按照兜底、普惠、市场分类推进养老机构改革。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类养老机构。其中,
兜底保障型养老机构主要面向“三无”老年人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承担兜底养老功能。
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面向全体老年人,为多数老年人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负担、比较实惠的养老服务。
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实行充分竞争、优质优价。
这三类机构要明确定位、功能互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第四是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机制。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对养老服务的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监督管理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发展养老产业,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市场供给格局。强化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发挥社会参与作用,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支持养老服务格局。
第五是强调了养老规划、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养老金融、养老科技特别是信息化发展运用等五方面要素保障措施。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安享幸福晚年。民政部将充分发挥全国老龄办职能作用,会同相关部门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一件抓落实,切实把中央深化养老服务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