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昌盛(宁夏民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小区往往面临诸多治理难题。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不足、车位严重不足等等,影响着居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的民生花园社区,一场以党建引领、社区与企业联动为核心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不仅逐步改善了老小区的弊端和问题,更让居民的生活充满了幸福感,同时也在党建引领下打造出了完整社区的新模式。
诊断“痛点”
基础设施与服务的双重困境
民生花园小区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246亩,总建筑面积31.36万平方米,辖区面积0.59平方公里,辖民生城市花园、元光花园两个住宅小区,有2425户5200人,常住人口4000余人,共29栋住宅楼和216个商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曾经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逐渐老旧,基础设施老化、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
此前,小区党群综合服务站位于北街商业街,办公场地空间小、功能不全,地下办公室阴暗潮湿,外部人车流量大,存在安全隐患;公共设施老旧,如园区道路塌陷、下水井盖破损、休闲座椅陈旧;停车秩序混乱,机动车、非机动车占道现象严重;社区治理参与度不高,居民需求难以有效回应。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
面对这些问题,民生花园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社区、物业、居民等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社区党委与民生物业共同成立了党员责任区,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社区党委书记和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担任组长,推选退休干部业主兼任副组长,吸纳网格员、楼栋长、物业管家和党员业主参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格局。通过入户走访、信息核实、隐患排查等工作,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社区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改造和提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资源统筹方面,社区党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了党群综合服务站的空间规划问题。通过与民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物业)协商,将服务站整体搬迁至小区南街综合商业楼,不仅改善了服务站的环境,还方便了居民的各项社会需求。
此外,社区党委还强化阵地建设,打造了集健康管理中心、综合服务站、爱心食堂、传统文化室、书画阅览室、多功能演播厅、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活动中心,总面积达1900平方米,民生地产提供场地,由民生物业进行日常管理维护,确保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便捷服务,此项举措赢得了居民的高度赞誉。
多方合力
共筑完整社区“幸福家园”
在党建引领下,民生花园社区与民生物业紧密联动,共同探索完整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民生物业积极响应社区党委的号召,将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逐步改善老小区的弊端和问题。
民主协商: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没想到,曾经的地标建筑、高档小区,20年后还能重现往日的辉煌。”在民生花园社区,居民们满脸笑容地在社区广场上聊着天,说着如今小区的变化。
民生花园社区改造的出发点是解决设施陈旧、配套缺失、停车匮乏等问题。为了做到外有“颜值”,内有“气质”,民生物业与社区党委共同建立“1+3+N”民主协商议事体系,通过“听民声 为民生”议事会,促进各方资源统筹联动。与14家共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将小区网格员、党支部书记、业委会、楼栋长、物业服务企业和党员居民代表紧密团结。这一体系为解决小区重大事项提供了有效的协商平台,如南商噪音改造、更换暖气管道、车位分配方案的改造方案等,最终高效完成小区改造,解决了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2件,实现了群众“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不仅如此,民生物业还联合住建系统、法律顾问等成立加装电梯工作专班小组,就电梯装在哪、怎么装等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挨家挨户反复征求居民意见,全面分析加装方案的合法性、可行性,最终按照“单台单策,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电梯加装项目。历年来,民生城市花园小区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个同时加装20部电梯的小区。另外,作为银川市老旧小区改造第一批示范项目,其经验做法被众多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精细管理:提升物业服务品质
民生物业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严格压实物业服务企业责任,积极发挥监督管理职能。建立健全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投诉管理制度,注重与业主交流沟通,主动接受业主合理化建议,及时反馈业主,改进服务质量。依托“1+3+N”民主协商议事体系,开展“微综管”“微网格”“微协商”的“家门口”式网格服务,将服务细化到每一个角落。
结合小区机动车、非机动车占道较多的现状,民生物业主动接受业主合理化建议,对园区车辆停放处进行规划画线,增设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点及充电处,并严格巡查监督,禁止在消防通道等地停车、飞线充电等,确保园区车辆停放有序,道路通畅。同时,聚焦小区设施设备老旧问题、园区塌陷道路、破损下水井盖、陈旧休闲座椅等公共设施和污损破坏的快递柜等问题,联合社区、业主委员会以现场管理、业主接待日、业主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征集业主意见建议,召开三方共建会议13次,形成行动清单3次,解决问题11项,共计改善537处问题,用微创新、微改善,将细微服务带入园区,持续不断创新园区展示面,以新视角给予居民新视野。
文化引领: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民生物业支持并参与组建了“理”响民生志愿服务队,涌现出了一批以老党员惠长春为核心的优秀退休老党员,现有成员20多人。志愿服务队不定期为党员、群众开展党的政策、传统文化讲堂等宣讲活动,创作《绣红旗》《红梅赞》等音乐党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在开放式公共活动区域,社区将各功能区划分为“文化小课堂”“幸福乐学堂”“幸福艺工坊”“幸福图书角”“幸福宝宝屋”,结合重要节日、重大时间节点,开展“幸福民生有巧手 巧手剪出幸福年”非遗剪纸教学活动、“执扇芳华 共享文化”团扇DIY等各类精神文化活动20余场次,受益群众500余人,丰富居民社区生活。
居民杨阿姨感慨道:“现在我每天都要约上姐妹们到社区里转转,参加社区各类活动,累了随时有椅子休息,渴了随时有纯净水提供,饿了还可以在食堂吃饭,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现在环境变好了,服务功能齐全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友善,生活别提多舒适了!”
健康+养老服务:打造社区食堂与医疗养老新模式
民生物业联合社区党委,充分运用社区健康养老和辖区企业资源,整合社区各类优势资源,引入第三方宁夏民生文化艺术教育基金会,采取“社区食堂+企业+基金会+志愿服务”的运营模式,针对75岁以上人群实行免费就餐,其他人群低价收费,通过“免费+低偿”的组合模式,进一步激发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
同时,搭建了爱心人士慈善公益平台,可接受外界爱心人士的捐助,推动社区食堂可持续经营。此外,民生物业还依托社会资源,探索医疗养老新模式,引入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设立健康管理中心,补充社区卫生服务站不足,为社区居民提供不同类型的健康管理、未病防治、病后康复服务,根据不同需求,提供免费或有偿服务,构建长效运营能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目标。
多元化服务
丰富社区居民生活
在银川市住建系统非公行业党委、社区党委、民生物业党支部的指导下,民生物业以“民生服务”为载体,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幸福家园”为愿景,秉承用“红”心点亮“民”心的宗旨,打造红色物业党建品牌“红管家”。联合多个社区党支部,构建多方联动的“红色物业”体系,以“党务知识联学、主题党日联办、重点任务联推、志愿服务联动、精神文明联创、文化活动联谊”等形式增强服务效能,打造党员先锋队、为民服务队、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队、医疗救护保障队4支志愿服务队伍。
民生物业联合民生慈善基金会、社区及各类爱心机构,重点组织社区业主开展家风公益课堂公益活动,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孝”文化为先导,倡导家风家教文明社区建设,让广大居民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更舒心的社区服务。自开展以来,参加学员共计679人,参加志愿服务313人次,服务时长18040小时。此外,还组织开展磨刀磨剪、便民义剪、健康义诊、法律咨询、公益集市、暑期托幼等活动52场,以个性化有效服务满足业主需求,给予业主所需,让业主真真实实受益。
民生城市花园小区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党建引领、居民协商、物业优化和多元服务,可以有效解决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让老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居民心中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