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物业服务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公共收益的规范管理与合理利用是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改善小区环境的重要保障。
近日,记者走进福建省泉州市,探访该地的物业服务企业如何通过盘活资源、阳光监管、精准用款“三步走”,让昔日“糊涂账”变成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明白钱”,将“边角收益”转化为“源头活水”。
公共资源变身“聚宝盆”
“拓宽公共收益来源第一步是盘活小区公共资源,摸清家底。”泉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科科长赖晓艺介绍道,泉州市组织物业服务企业等对小区公共资源进行“大起底”,建立可盘活公共资源台账等,最大限度通过“骨头长肉”方式增加公共收益,降低居民负担。
在探索公共收益新兴渠道的路上,福建省扬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谋划将在管小区有闲置的空置区域征得业主同意后,改造成共享茶室、共享餐厅等。“有的业主招待客人不想在家做饭,扫码付费就能使用共享餐厅,既方便又创收。”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算了笔账,小区游泳池自营成本高且不专业,外包经营既增加公共收益,业主还能收获免费泳池票,实现双赢。”福建中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鲤峰介绍道,企业还将辉映江山小区电梯机房的闲置空间租给通信公司放置信号覆盖设备,“业主们都说,没想到坐电梯时头顶上还能‘生钱’。”
福建南丁格尔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则“瞄准”象峰小区外围道路、场地等共有设施,开展多元化经营。项目经理范子艺表示:“除了在小区外围设置临时停车位收取停车费,企业还利用公共场地设置贩卖机、开展展销会等商业活动,为小区带来了可观的公共收益。”
组合拳晒出“明白账”
公共收益的透明化管理是业主关注的焦点。各物业服务企业打出“制度约束+数字赋能”组合拳,让公共收益在阳光下运行。
“我们为每个在管小区开设了专门的公共收益账户,实行专户管理、独立核算。”福建南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国介绍道,每季度第一个月,企业都会在小区公告栏、楼栋电梯厅电视等显著位置公示上季度公共收益收支情况。“目前我们正在开发微信小程序的线上公示公共收益收支情况功能,业主可随时扫码查询阅览。”
南丁格尔物业、中安物业等引入了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公共收益进行严格审计和监督,通过第三方“年年清”的闭环管理模式进行自查自纠。“我们希望通过审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小区公共收益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王鲤峰表示。
在江滨花园小区的物业办公室里,项目经理陈美月向记者介绍了“业账社审”制度的运作流程。“制度建立了严格的监管体系,每一笔公共收益支出都要经过双U盾审核,必须同时获得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以及业委会主任、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人的共同授权才能完成支付,缺一不可。”她特别强调,超过3万元的大额支出有着更严格的审批流程,需要召开由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社区三方组成的联席会,经集体表决通过后方可执行。“这个制度就像个‘紧箍咒’,每次使用公共收益我们都要反复权衡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民生实事暖民心
公共收益怎么花?各物业服务企业给出的答案是“取之于业主,更要用之于业主”。
“用公共收益给小区电梯装空调,夏天乘坐再也不怕闷热了!”汇景豪庭小区业主李女士欣喜地表示。王建国介绍道,近年来,企业充分利用公共收益,为在管小区改造置换了出入口老旧道闸设备、修补小区破损的石材、路面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大幅提升了业主满意度。”
针对象峰小区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南丁格尔物业统筹部分公共收益及企业赞助资金,将4栋架空层改建为邻里共享空间,将原来的半场篮球场改建为全场篮球场。“今年,我们举办了首届‘元宵杯’篮球比赛,让改造后的篮球场成为小区文化活动的载体。”范子艺说道。
在江滨花园小区,扬德物业巧用公共收益实现了“三管同改”。“通过‘公共收益+小区自筹’的方式,我们对小区老旧的消防、自来水和污水管道进行了一体化改造,既节省了费用,又提高了效率,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陈美月说。
“公共收益管理不是简单的算账问题,而是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赖晓艺告诉记者,泉州市将继续推动公共收益管理融入基层治理,让这股“源头活水”持续滋养小区,为业主打造更加宜居、舒适的居住环境。
欢迎投稿 内容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