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即将于7月2日至4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崂山馆)举办,一系列赋能物业服务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服务品质的“高效利器”和创新方案将集中亮相,一起来看——
新一代40V锂电园林工具
终结“龟速修剪”“频繁维修”“噪音扰民”痛点
修剪是物业服务企业绿化作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使用传统单刀绿篱机或低功率切割设备时,物业服务企业往往会面临以下痛点:效率低下,工期拖延;设备笨重,工人疲劳;动力不足,效果打折;设备短命,维修频繁;噪音扰民,投诉不断。
在本届展会上,新能源园林机械行业的专业企业——格力博公司将携其最新一代40V锂电园林工具系列亮相。此次展会,该公司将重点展出三款新品——40V高转速双刀绿篱机、40V后置割灌机(超长耐用)及40V第三代吹风机(超静音),助力物业服务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服务品质与环境友好度。
据格力博公司亚太区业务总经理刘前山介绍,公司展出的40V高转速双刀绿篱机,由1200W高能无刷电机驱动,通过双刀片设计大幅增加有效剪切面积,搭配15Ah大容量背包电池实现单次充电续航超10小时,安装SKS51合金淬火刀片实现长久保持锋利切割状态,裸机仅重3.2kg可大幅降低操作疲劳感。实测显示,修剪同等长度和复杂度的绿篱墙,使用40V高转速双刀绿篱机可使作业效率提升超30%。某大型物业服务企业在使用格力博的设备后,人工成本节省30%以上。同时,高速、稳定的切割保证了修剪面的平整光滑,显著提升绿化景观的专业质感。工人也反馈“手臂轻松多了,下午干活也能保持上午的质量”。
刘前山进一步介绍说,格力博40V后置割灌机的核心部件(强化齿轮箱、耐磨刀头/打草头)经过极端工况下严苛的500小时耐久性测试验证,远高于普通设备的200小时。这意味着在设备生命周期内,该设备维修次数可减少60%以上,设备折旧成本降低40%,这也将使物业服务企业告别频繁维修的痛点。格力博40V第三代吹风机通过优化电机涵道结构、气流路径以及增加吸音材料,运行噪音大幅降低至约65分贝(相当于正常交谈声),可实现强力清扫与超低噪音的平衡。某高端住宅物业服务企业引入该设备后,将小区主干道和单元门口的日常清扫安排在早7:00-7:45和下午1:30-2:15进行,有效避开了人流高峰,且噪音投诉归零。
莱充AI超早期火灾预警技术
可预警火灾或在火灾极早期介入
莱充AI超早期火灾预警项目——芜湖市鸠江区蝶爱产业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目前,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已经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预防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是充电桩企业长期面临的挑战,也是物业服务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本届展会上,芜湖山野联科有限公司将携莱充AI超早期火灾预警技术亮相。该技术深度融合物联网、AI与大数据技术,构建了覆盖"感知-分析-预警-处置"全流程的主动防御体系,可在火灾极早期进行预警控制,降低损失。据山野集团总经理/莱充充电创始人杨建春介绍,该技术通过在充电桩内置高性能预警模块,对充电回路进行每秒数千次的高频数据采集。同时,结合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分析模型与AI算法,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当线路出现虚接、插座接触铜片出现松动或者充电器异常时,设备智能检测模块可以识别并进行干预,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
一旦分析判定火灾风险值超过安全阈值,预警模块立即触发多重响应。强制切断充电回路电源的同时,莱充智能云平台也会同步推送告警短信/电话至充电用户手机和充电桩运营商/物业管理人员手机,便于快速响应。相关人员可第一时间到现场核查与处置。通过“监测-预警-断电-信息推送-现场处置”的智能化闭环管理,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的超早期阶段甚至萌芽状态介入,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环保无害化生物疏通技术
让你告别吸取化粪池粪污烦恼
生物降解剂效果对比图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不少小区的化粪池功能下降,出现粪污沉淀现象。因此,许多物业服务企业都需要定期直接或委托第三方吸取小区化粪池的粪污。类似作业,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体验。一些第三方公司为降低作业成本,甚至随意倾倒排放吸取出的粪污,严重污染环境。
在本届展会上,西安百益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将推出环保无害化生物疏通技术。该技术将环保生物清淤和传统机械清淤相结合,不仅可大幅降低现场工作量,而且可以实现环境友好。据该公司负责人李峰介绍,通过向小区化粪池投放该公司研发的环保无害化生物药剂,可大幅提升化粪池的化粪功能,避免采用传统的吸取粪污的作业模式。除此之外,环保无害化生物疏通技术还可降低化粪池沼气产量,预防化粪池爆炸事故;实现无噪音、无臭味作业,不影响周边环境,以及全方位、无死角降解粪污,提升化粪池功能。
在环保无害化生物疏通技术的应用上,百益环境工程公司推出两种合作模式,分别是自助模式与托管模式。自助模式由百益环境工程公司负责指导、提供产品,客户自行投加;托管模式由百益环境工程公司负责药剂供应与投加,并提供兜底售后服务。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
让你告别工作痕迹难以彰显等管理服务难题
当前,由于物业服务企业工作痕迹难以彰显,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信息不对称,业主对物业服务工作不了解,造成业主满意度低,投诉率高;物业费收缴困难,企业经营压力大;内部管理效率低下,管理难度大。
在本届展会上,广州欢聚马克网络信息有限公司将携带包括马克水印相机等产品在内的马克智慧服务系统亮相中国物博会。这些产品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将充分赋能物业服务企业各项工作,破解运营中的各项痛点。
据马克公司负责人邹南介绍,一些业主看不到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场景,就认为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做什么有价值的工作,这是由于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及时留痕造成的。马克智慧服务系统的水印拍照功能可以帮助物业服务企业解决这一难题。在日常工作中,只需打开马克相机,拍照记录工作,系统自动加载时间地点,可实现工作实时留痕。马克智慧服务系统还推出团队圈功能,管理者可通过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邹南说,马克智慧服务系统还具备可解决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痛点的其他功能:一是AI挪车功能。需要挪车时使用马克相机对着违停车辆车牌拍照,系统会自动识别车牌号,然后弹出车主信息,点击拨打电话,即可直接联系车主挪车。二是AI抄表功能。工作人员抄表时只需选择好AI抄表水印对着水表或电表读数拍照,系统自动识别表的读数,同时自动生成账单。三是AI安全隐患识别功能。通过拍照自动识别照片中的隐患详情,并提供隐患解决方案,同时可一键提交任务工单解决隐患问题;四是24小时虚拟数字人客服功能。业主可以与数字人客服对话,如我要交服务费,或我要维修等等,数字人客服可直接与业主对话提供服务,并基于业主的需求自动处理工作内容,如调取缴费信息,或自动派发维修工单等,让物业服务更有温度。五是无人机巡检功能。马克打通大疆无人机,通过无人机巡检发现园区安全隐患,目前广泛运用于外墙脱落风险的巡查,楼顶天台巡查,以及园区巡查等场景。
“紧急救助”智慧康养设备
24小时安全守护老年业主
立林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居家养老正成为越来越多业主的选择。许多物业服务企业也开始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业务,但是如何才能及时了解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在老人出现健康风险时及时响应呢?
本届展会上,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立林居家助老解决方案,助力物业服务企业打造差异化服务体系。据立林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解决方案以立林数字康养云平台为核心,通过“孝敬通”康养驿站和家庭各类智能设备,以“小立管家App、立林家服App”终端为入口,给老人配置“紧急救助”智慧康养设备并连接平台。一旦发生特殊情况,驿站康养平台、子女端、服务端都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形成“一键到家,养老无忧”的模式。
据介绍,立林居家助老解决方案的应用,将为物业服务企业带来以下核心价值:为老年业主提供24小时安全守护和便捷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利用平台整合数据和工单处理,减少人员投入,实现降本增效;整合社区周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助行等服务,实现增值创收;协助申请社区改造补贴、智慧养老试点等项目资源,降低数字化投入成本。
目前,立林居家助老解决方案已在河南濮阳玉兰花园小区、湖北省黄石市杭州西路社区、辽宁丹东宏旭&江海社区、苏州安养康社区等社区落地与应用,成效显著。例如,在河南濮阳玉兰花园小区,立林居家助老解决方案已为3000多位老年人提供“24小时线上守护”和“全天候线下服务”;立林孝敬通·紧急呼叫服务系统有效守护居家老人安全与健康,帮助紧急求助的老人及时送医。
大模型AI物业服务机器人
助力物业服务企业降本增效
目前,许多物业服务企业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人工成本日渐高涨,企业不堪重负;人员服务品质难以监控,服务质量不稳定,导致收费难,形成恶性循环……那么,如何才能破解这一行业难题呢?
在本届展会上,北京冬奥会机器人服务供应商——安利智智能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将推出大模型加持下的多模态机器人,以“人机协同”服务模式为行业转型发展“破局”。据安利智公司董事长银建国介绍,公司的发展愿景是让人工智能更好为人类服务。在人口红利消失以及AI崛起背景下,针对物业服务企业门岗人力成本高、夜班/节假日排班难以及人工巡检存在的效率低、品质差、记录难等问题,安利智将通过AI物业服务机器人提供7x24小时高效管理和贴心服务,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一个门岗2~3名人员。该服务解决方案依托集团30多年的安保服务经验,备受广大央国企和品牌企业青睐,目前已在全国300多个物业项目落地运行,覆盖社区、园区、院校、工厂、商业等类型。安利智机器人引入后,物业服务企业对名类应急事件的响应速度可提升70%以上,还可以打通客流量、车流量、报警事件等数据壁垒,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安利智机器人解决方案将携手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开创物业+AI新时代。
智慧巡更对讲系统
让对讲机和巡更棒功能合二为一
秩序维护服务是物业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对秩序维护人员的实时调度和日常管理,物业服务企业通常采用两种作业工具:对讲机和巡更棒,但大部分采用的是模拟对讲机和读卡电子巡更棒。这两类设备各成体系,小区的固定求助点呼叫点,只能与值班室进行话音通话,与对讲机的通话各成体系,互不相通。这给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在本届展会上,深圳市天下行科技有限公司将推出天立达智慧巡更对讲系统。这是为物业服务企业秩序维护工作量身定制的通信调度指挥系统。天下行公司负责人汪军说,该系统将公网对讲的AIoT物联网平台无线通信技术与前沿的最新(RFID)射频身份识别技术相结合,同时采用成熟的IP 语音技术,通过IP网络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音频信号。公网对讲系统通过网络技术解决了远距离传输和分布式组网,公网对讲机与在线巡更深度融合,合二为一,同时系统还可以与固定求助呼叫点的语音互通,是实用的公共广播系统,并与微信小程序的文本互通,满足了用户对公网对讲、在线巡更、报警求助、指挥调度各个应用系统集中使用的需求。不仅如此,公网对讲还具有信号强、信号覆盖广的特点,可实现全国异地实时通话;在线巡更具有上线快、信号强、覆盖广、数据实时同步和数据云存储的特点,可实现计划任务线上化,标准路线可维护,任务记录可跟踪;报警求助具有反应迅速的特点;在指挥调度方面,通过连通手机与公网对讲机,可以提高企业高效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聚城智慧物业管理系统V15.0
用数字化赋能降本增效
当前,降本增效是物业服务企业的共同愿望,也是一些企业面临的难点痛点。本届展会上,青岛聚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携新一代智慧物业管理系统V15.0亮相,聚焦行业核心痛点,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降本增效,以创新技术提升物业服务效率、精度与用户体验。
针对手工记账易出错、跨项目收费数据分散、收费率统计滞后以及业财分离风险高、催缴成本高等行业痛点,聚城科技的智慧物业管理系统V15.0将提供多元缴费通道,业主可通过公众号、小程序、二维码账单、员工APP现场收款,使缴费效率提升3倍,同时实现实现业财一体化及实时监控各项目收费率、实收、未收、预收、清欠等数据,多维度展示收费进度,助力化解痛点。针对工单流转低效、满意度难提升和人力分配粗放等痛点,聚城科技的智慧物业管理系统V15.0将通过提供全链路工单管理、实时透明化服务和投诉预防机制等化解痛点。针对巡检造假频发、故障预测缺失和维保无计划等痛点,聚城科技的智慧物业管理系统V15.0的防作弊巡检、预测性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移动端离线操作等功能将化解痛点。
现场智管数字化平台
用全流程数字化引擎、AI智能防控体系等破解管理痛点
工单流转滞后造成工作流程低效失控,设备、能源、巡检数据分散割裂带来信息孤岛效应,人工记录漏洞带来风险管控缺失,人力依赖过重造成运营成本高企,标准执行不一造成服务品质波动,一直是困扰物业服务企业实现服务质量提升的难点痛点问题。
在本届展会上,北京炎黄广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带来现场智管数字化平台,以破解这些行业痛点难点。据炎黄广智负责人段慧平介绍,平台应用全流程数字化引擎、多源数据融合中台、智能防作弊机制和AI智能防控体系等核心技术,包含作业管理、巡检管理、评价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能源管理、资产管理等功能模块,直击行业痛点。如,通过电子化工单系统,任务自动派发至责任人移动端(APP/小程序),实时追踪进度(如保洁、巡检工单从派发到验收全程留痕),击破流程低效痛点;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中台的统一决策看板,整合设备、能耗、巡检、客诉等多处分散数据,让管理者能第一时间直观了解整体业务运营状况,同时还支持自定义运营KPI报表(支持多维度穿透分析),终结信息孤岛;利用巡检管理模块,智能规划最优巡检路径,通过AI智能防控体系实现消防通道堵塞自动识别、告警,以消除安全隐患;设备管理模块可建立全生命周期台账,通过能源管理模块实时监测与优化能源使用,通过移动端数据采集识别异常耗能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控制运营成本;通过制定环境清洁、品质巡检等标准流程,任务执行强制拍照留痕,保障服务品质。
7月2日至4日,让我们共赴这场效率变革的展会,见证创新方案如何重塑服务标准、解放人力潜能、激活管理智慧——在这里,高效物业的未来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