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第七届物业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平行论坛——“价值至上 运营向实——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管理主题论坛”在北京市首钢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此次论坛旨在汇集行业智慧,深度剖析和阐述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上海经验,通过精细的管理和服务,提升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不断满足新时代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王志宏,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许德军、名誉副会长王宏杰,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蔡宏图,上实服务董事长陆军,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宏伟、秘书长潘国强,上实服务总经理沈宏庆,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裴欢,上海上实北外滩新地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建平,以及多位带来主题分享的嘉宾和行业同仁,共同参加论坛。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蔡宏图
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蔡宏图在致辞中表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有机体,建筑物是这个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细胞单元,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使其焕发持久生命力。如何贯彻落实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个大课题,需要从机制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也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和各行各业专家不断探索,共同奋进。上实发展物业党委副书记、上实服务总经理沈宏庆
上实发展物业党委副书记、上实服务总经理沈宏庆作《建筑物全生命周期之运维品质实践》主题演讲。沈宏庆表示,近年来,建筑物运营已从传统模式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运维品质是确保建筑物稳定运行和提升价值的核心。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中,优质运维不仅延长设施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还能提升用户满意度和投资回报。他分享了三个案例,展示了上实服务在高品质运维方面的具体做法。上海东湖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原
上海东湖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原作《流程预案对预见性风险管控的价值贡献》主题演讲。贺原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规避风险,这需要通过流程和流程管控实现。流程管控不仅要符合客户核心业务需求,还要确保实施到位,贯穿全生命周期。贺原认为,流程的穿透性和持续改进是风险管控的关键。流程管控机制应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风险属性,最终实现价值呈现和风险规避。上海上房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沈峰
上海上房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沈峰作《安全运维信息化的思考和推进》主题演讲。沈峰认为,安全运维的核心在于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从策略制定、全员培训、漏洞评估和应急计划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他还提到,通过信息化和数据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合规性。将信息系统与设备台账、人力资源、物资采购等系统打通,有助于实现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管理。上海复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秦晓驹
上海复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秦晓驹作《关于人车云融合的数字园区运营体系建设与实践》主题演讲,展示数字化转型赋能园区管理的方式方法。他提出了“人车云融合”的理念,强调无人车的应用需要与业务和场景结合。他介绍了无人车智慧停车场项目的运营经验,并强调数字化平台在碳核算和减碳行为中的作用。上海上实北外滩新地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建平
上海上实北外滩新地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建平作《国际最佳实践本土化:运营管理新探索》主题演讲,讲述将国际标准与本土特色相结合的途径。他分享了在上海中心和青岛海天中心的物业管理经验,强调了转变观念、建立标准和组建专业团队的重要性。他介绍了国际建筑业主与管理者协会(BOMA)标准,以及通过这一标准提升物业管理质量的经验。
在圆桌论坛部分,来自中信泰富、陆家嘴物业、上安物业、复运科技和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研究院的嘉宾齐聚一堂,就“从新质生产力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揭示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物业管理行业带来的启示与机遇。围绕品质升级,嘉宾认为新质生产力为商办楼宇的品质提升创造了契机,但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如技术投入与回报的平衡、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等。围绕管理效能的提升,嘉宾分享了提升物业管理与设施管理效能方面的实践经验,包括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智能化设施运维等,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路径与策略。面对竞争优势的塑造,嘉宾根据各自管理经验和服务领域,提出要发挥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人工智能结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创造独特竞争优势,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方向。本次主题论坛通过分享前沿实践与创新理念,展现了上海乃至全国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管理领域的卓越成就,同时也绘制了一幅充满希望与机遇的行业未来图景。
相关视频:
北京卫视:中国物博会首次在京举办 智慧物业最新成果集中亮相点击观看 “好房子 好服务”公益展花絮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