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广受认可
最新动态
“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广受认可
2024-10-11
18
90比7比3,90比6比4……这是不同省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占比。90%的老人选择在自己家里养老,这是由我国传统习俗等多重因素决定的。
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关爱、健康医疗护理,这是城市居民居家养老的三大核心问题。如果将三个问题分别拎出来,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将三个问题串起来,交由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来解决,物业公司似乎成为最佳的人选。
“物业+养老”,或许是一个化解难题的办法。
▲湘安小区的老人,对“物业+养老”模式很认可。 记者/徐滔 摄
居民认可
10月9日上午10时30分,芦淞区湘安小区,64岁的“湘安”退休职工吴幸荣坐在沙发上听歌。沙发前方摆放着一台四脚助行器。
2年前,她回家途中不慎摔倒,左腿骨折,至今无法正常行走。而她的女儿在德国结婚生子。离异的她成为独居老人。
“物业公司在小区搞了个长者食堂,12元一餐,一个打包盒1元,送餐免费,随喊随到,解决了老人做饭难这个大问题。”吴幸荣说,这样的服务很好。
吴幸荣在这个小区并不孤独,因为大部分居民是她原来的同事、同学,来陪她聊天的朋友很多。这也是她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的一大原因。
而21栋201的户主刘铁雄对物业最为满意的是小区环境的大改善。物业入场后,解决了小区内涝这一历史遗留难题,还实施绿化等诸多改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变得很宜居。
小区活动中心旁凉亭中,10余名老人晒着太阳,侃着大山。听闻记者采访这个小区养老问题,老人们露出真诚的笑容,纷纷给物业点赞:“在这里养老非常好,很幸福”。
湖南家美物业湘安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志立介绍,公司于2023年3月1日入场。办理的首件大事,就是四处奔走,争取相关部门投入了数十万元,彻底解决小区内涝问题。今年元月份,芦淞区民政部门领导来小区,和公司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达成了“物业+养老”的意向。此后,公司先后投入了近20万元,对小区进行了大面积绿化、规划车位、清理卫生死角、建设居民休憩场所和娱乐场所,并在今年7月1日,办起小区长者食堂,中餐8个菜品,60岁-80岁老人12元/餐,80岁以上老人10元/餐。
“每月多次邀请医疗机构专业医师来小区义诊、每周五组织小区老人进行大合唱、邀请八段锦老师来教学……”周志立说,公司进场后,为小区老人的文娱、健康做了一些贡献。下阶段,公司准备推出家政服务、上门维修等系列便民服务,争取为更多老人解决养老的后顾之忧。
宜居的环境、解决老人做饭难题、上门维修帮扶、上门医护体检、常态化义诊、丰富的文娱活动,居家养老的基本框架,在这里完全被一个物业公司搭建起来。
摸索前行
“我们在探索‘物业+养老’能否行得通。”芦淞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何荣说,湘安小区是株洲最老小区之一(始建于1958年),19栋居民楼722户居民,70%左右的居民是60岁以上的退休职工,且老人子女绝大部分外迁,不在老人身边。养老问题多,养老呼声高,无疑是一个最有代表意义、最有改革价值的“养老出路试验区”。
指导建成规范的养老食堂、培训物业公司员工养老知识、联系市级医院以及社区医院提供日常义诊活动……湘安小区的养老问题,就在民政部门以及物业公司的不断摸索中,路子越来越宽敞。
何荣表示,民政部门今后将进一步规范和拓宽这个小区“物业+养老”的服务内容,让更多老人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何荣认为,“物业+养老”或许就是解决居家养老的终极武器。因为物业公司常驻小区,24小时有人值班,具有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等任何机构和部门都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是最有潜力成为有效破解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的“硬托盘”。目前,他们正在总结经验,并准备进一步深入改革,一旦时机成熟,就全面推广这种模式。
仍有堵点
“物业+养老确实是一条很值得尝试的创新途径,而且具有天然优势,但我认为仍有几大堵点需要思考。”株洲振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玺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他认为物业服务和养老服务分属不同领域,两者在服务内容、专业要求、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何有效整合这些资源,跨界融合,确保服务质量与专业性,成为实施过程中的一大挑战。他举了一个最可能直接遇到的问题:物业服务员本来只要承担物业领域的工作,你现在要求他们额外提供养老服务,谁来支付这些额外的人工费用?
某物业公司负责人认为,“物业+养老”模式最大的难点是“专业人才短缺、服务标准难以量化、运营成本控制、运营中的风险把控”。
如何解决?他们认为,首先是要有政府支持。政府应当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为“物业+养老”模式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主管部门更应加强对物业管理人员的养老护理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物业公司可以引进具有养老护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服务队伍。主管部门最好能制定服务标准和相关考核机制,以便物业公司日常规范操作,同时加大“物业+养老”模式的推广,获得更多老人、老人家属的支持。(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徐滔;原标题
《“物业+养老”模式可行吗?》)
欢迎投稿 内容共创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