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业主群聊起 “纷争”,能要求赔偿吗?
最新动态
业主群聊起 “纷争”,能要求赔偿吗?
2024-11-24
104
社交群聊打破了原先“1V1”沟通的限制,实现了单一聊天到多人社交的跨越,但观点碰撞过程难免产生争执。你不退,我不让,群聊瞬间变“战场”。谩骂侮辱化身“利器”,最终“战火”蔓延至法庭之上。近日,法院审理了一起因邻里纠纷在微信群互骂引发的纠纷案件。孰是孰非看法院怎么判?
基本案情
李某及贾某均为某小区业主,2021年1月29日,李某在人数为240人左右的小区业主微信群中,与贾某第一次发生冲突,因讨论小区地下车库灯光过暗是否应该申请物业加装照明的问题,李某与贾某的观点不同,后发展为两人及其配偶在该群互相谩骂。
2023年3月20日,在另一人数为450人左右的微信群中,两家再次因此前问题发生冲突,李某选择报警并上门欲与贾某夫妻当面沟通,但因为贾某及其配偶不在武汉居住,家中仅有贾某岳父,李某遂要求贾某岳父向其道歉并拍摄42秒视频发送至微信大群内。贾某夫妻认为,李某未经贾某岳父同意将视频发布于微信群,侵犯了贾某岳父的肖像权,两方争执不止。
李某诉至法院,要求贾某发表道歉声明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贾某夫妻也提起反诉。庭审中,双方均提交了医院门诊治疗记录,症状诊断为焦虑、失眠、心悸。
法院审理后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名誉权及相邻关系的规定,李某、贾某所在的微信群属于网络平台中的公共场所。在网络公共平台中,使用者、参与者均有维护网络环境正常可持续运行的责任,网络发言不应当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对于他人的不当发言,不应当以侵权的方式维权。
本案中,双方在微信群中的不当发言,不仅损害双方和谐的相邻关系,也给在微信群中的其他业主起了不好的示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双方在网络公众媒体中相互言语攻击,既损害了文明的网络环境,又降低了自身的社会评价,与我国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因李某、贾某在处理微信言论过程中均存在过错,应为不当行为承担责任,对双方要求发表道歉声明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求,法院最终均不予支持。
法官说法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虽然是虚拟空间,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因互联网的传播迅速,当事人在网络平台上受到的伤害往往会被十倍百倍放大,公众在网络平台发言也应当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邻里关系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础上,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保持必要的冷静克制及必要限度的容忍。本案中,法院敦促双方当事人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利用好邻里交流平台,共同构建和谐、美丽、文明的邻里关系,共享共建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态。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欢迎投稿 内容共创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