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电动自行车棚里的“墙”“灯笼”和喷淋
最新动态
电动自行车棚里的“墙”“灯笼”和喷淋
2024-12-16
46
文 / 姜军
2024年7月5日晚11时,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街道一居民院充电车棚着火,因发现及时,火势很快被扑灭。此次火灾造成车棚烧损以及13辆电动自行车、3辆摩托车受到不同程度损毁;
2024年8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一集中充电处深夜突发火灾,现场火势猛烈,浓烟滚滚。经过消防救援人员紧张处置,明火被扑灭。此次火灾造成9辆电动自行车烧毁,另有一辆摩托车和一辆电动自行车局部受损……
一辆车起火,十多辆车遭殃,一烧一大片形成“火烧连营”,电动自行车棚消防安全风险已经不容忽视!
2024年,北京全市计划新建20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口。这一举措从源头上减少了因充电设施不足而导致的室内充电、飞线充电等违法行为。但电动自行车棚本身的消防安全问题却随之日益凸显。
如何防范风险?笔者通过观察和走访发现,北京市很多小区的电动自行车棚里有了“防火墙”、加装了“红灯笼”,还有的设置了智能化喷淋,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区域构筑起全天候、全方位的消防屏障。
设置“防火墙”
2021年10月3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某村的一处室外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车棚内,一辆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起火。村安全巡查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火情后,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扑救,火势很快被扑灭。后续统计火灾损失发现,现场除过火的那辆电动自行车外,仅西侧毗邻的一辆电动自行车被轻微“灼伤”。
为什么此次火灾事故中,没有出现“火烧连营”的情况?后经调查发现,该充电车棚在建设初期的时候,为了防止电动自行车起火后火势蔓延,特意设置了硬隔离“防火墙”,正是这道墙阻断了火灾蔓延的趋势,把损失降到了最小。
按照《北京市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防火设计标准》(DB11/1624-2019)相关要求,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停车位应分组设置,每组长度不应大于20米,组与组之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5米的隔墙分隔,隔墙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其目的是减少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时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通过走访发现,当前北京市仍然有不少小区电动自行车棚未曾设置“防火墙”,很多业主对于“充电车棚设置隔墙”的规定也不太了解。
既然“防火墙”确实有效,为什么还有小区没有设置呢?
“当初建充电车棚时业主需求比较急,再加上小区面积大,一次性要建设几十个车棚,所以像防火墙、灭火设备等附属措施都没顾上。”某小区物业经理解释称,“后续我们会与业委会沟通,将这些都逐步补上。”
还有一些老旧小区等本身面积较小,可利用面积更是捉襟见肘。勉强挤出地方建起车棚后,即便小区物业公司想加“防火墙”,很多业主也会因为占用充电位和进出不方便而持反对意见,最终不了了之。
当然,目前北京市很多地区如大兴、密云等已经开展由街道出资的“防火墙”加装行动。相比以往笨重的水泥隔墙,新材料选择玻镁板,防水防火,而且强度高质量轻,只要充电车棚空间允许都可以加装,每道隔墙相隔6个或8个充电口,根据车棚高低和宽窄不同,隔墙高度在1.5米至2米之间,宽度在1.2米至2.4米之间。如果车棚旁边是机动车停车位,还会额外增加外围隔墙。
加装“红灯笼”
电动自行车棚里的“防火墙”和“红灯笼”
所谓“红灯笼”,实际是一种悬挂式干粉灭火器。
“与常见的手持式灭火器相比,悬挂式干粉灭火器无需人员培训,它的使用方式更加简单,解决了有些居民不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悬挂式干粉灭火器的启动温度为68℃,一旦有电动自行车自燃,罐内的干粉灭火器就会自动进行灭火。”
因为电动自行车火灾非常迅猛,从冒烟到猛烈地燃烧,也就短短的十几秒,扑救难度比较高,时间要求紧迫。悬挂“红灯笼”后,即便在夜间或者巡视不到位的时候发生火灾,也能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我们小区充电棚特别大,虽然有常规灭火器,但日益增多的电动车还是让我们必须时刻高度集中精神,不容丝毫懈怠。现在,看着这一个个‘红灯笼’挂在那里,不分昼夜帮我们盯着车棚,心里算是小小地舒了一口气。未来希望更多的小区都能够挂上这个‘灯笼’,把安全带给更多的业主。”小区物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
当然,受现实条件限制,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的消防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尚做不到一蹴而就。但随着室外充电车棚越来越多,居民对室外充电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对已建成的充电车棚及时进行“修补”,逐步完善此前缺失的安全措施和设施。目前,在消防部门推动下,大兴全区重点单位、小区里的电动自行车棚已配备了1600多个悬挂式干粉灭火器。
智能化喷淋
在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电动自行车棚消防安全防范出台的,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和民用建筑电动车存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须知》《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技术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政策中,强调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安全性、智能化,要求强化火灾防控能力,严格规范充电行为。在此背景下,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自动灭火系统的研发与推广,为解决集中充电区域火灾隐患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海苑小区电动自行车棚智能喷淋灭火系统实拍
在西城区新海苑小区,笔者实地探访了小区电动自行车棚中安装的可以实现自动喷淋灭火的智能系统。车棚全长20多米,外表看上去与普通电动自行车棚无明显不同,比较显眼的是车棚右外侧多了一个蓝色正方体大箱子,箱子上装有摄像头,内部则储存着数吨灭火剂。
车棚内停放电动自行车的车位顶部有一条横穿整个车棚的滑轨,上面是一个红色的长方形铁盒子,可以沿着滑轨在车位上方左右移动。铁盒子里装有摄像头和喷淋管,并且设置声光报警和温感装置。
设备提供方、邦威(山西)消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陈浩表示,该灭火系统由灭火剂供给单元、控制单元、移动灭火单元、动力单元、自检单元等组成,与传统的固定式灭火系统相比,具备智能、自动、持续、精准、灵活、及时等优势。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系统可自动对锂电池引发的初期火灾及时响应,将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化。灭火所用微分子高效环保灭火剂,也是公司科技含量最高的核心产品,灭火速度快,灭火效率高,环保性能优良,且具有4年以上的超长质保期。
“当AI摄像头或者温感系统检测到车棚内的温度出现异常或者有冒烟、起火的情况,便会启动预警和灭火机制。”陈浩介绍,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迅速切断充电电源。同时,移动灭火装置沿滑轨快速移动至异常位置正上方进行喷淋灭火作业。当锂电池引发的火灾被初次扑灭后,移动灭火装置会在着火区域上方停留5~10分钟,当锂电池因化学反应再次复燃后,系统会第一时间精准高效灭火,如此反复,直到锂电池反应能量完全释放,火情不会再次出现,移动灭火装置自动返回初始位置(下方观看详细演示视频)。该功能保证了锂电池火灾可以得到有效遏制并彻底消除。另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实时监控、了解系统状态和现场情况。
电动自行车棚智能化喷淋灭火系统运行演示视频
目前,新海苑小区虽然只有一个车棚内安装了这套智能灭火系统,但投入使用几个月以来,广受居民的好评。“大家都觉得车棚里有这么先进的灭火系统,放在这充电安心多了。”小区业主纷纷表示。
(原载于《中国物业管理》杂志2024年第11期)
欢迎投稿 内容共创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