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报告》新版出炉
2025-01-2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明确党的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物业管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方,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是新时代对物业管理行业的新要求。当前,基层治理呈现一系列新特点,利益主体诉求更加复杂,居民自我意识与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对基层治理和矛盾纠纷调解能力的要求更高。同时,物业管理行业也正面临一系列挑战,运营成本增加、矛盾纠纷多发、社会认可度待提升等。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小区党的组织,将无隶属关系各方凝聚在党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形成治理合力。从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到2021年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22年中组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再到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越来越走向深入和具体。地方政府陆续开展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将坚持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活动纳入基层治理等内容写入条例。并制定相关指导政策,明确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物业服务人等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架构。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率先在行业提出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的工作目标,并确定为协会长期重点工作任务。2023年,协会组织500多家理事单位走进西柏坡,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行业党建活动”;2023—2024年召开全国七大区域物业管理协会工作座谈会,调研各地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的经验做法;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经验交流会”;在四川省泸州市召开“党建引领小区治理
共建美好家园”经验交流会;在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上举办“党建引领 物业服务”和“好房子
好服务”主题展览,并通过协会微信公众号、《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等媒体矩阵刊发相关优秀案例和文章近300篇。中国物协向政协全国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提交《加强社区物业管理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物业管理行业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专题报告,供决策参考。中国物协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立住建领域民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通知》,加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事纠纷调解事务联合协调委员会。向行业发布《关于物业管理行业积极参与废弃汽车治理工作的倡议书》,配合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废弃汽车治理工作。与美团联合发布《关于共同畅通配送服务“最后一百米”的倡议书》,促进行业与新就业群体更好地为业主服务。2024年4月26日,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一联合党委签发2024年1号专题简报《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部署
以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积极推进行业高质效发展》,报送至中央社会工作部三局,并发送至28个全国性行业协会共同学习。简报指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社会发展对物业服务的新要求,完善制度建设,引导广大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物业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各地强化市、区(县)统筹协调功能;落实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责任;构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联动服务机制。早在2012年,浙江省海宁市就开始探索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物业管理工作体系,镇(街道)把物业管理工作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双覆盖,夯实党建基础。市(县)区建立物业行业党委,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和小区(业委会)党支部应建尽建,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引导企业招聘党员员工等方式,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在行业有效覆盖。大庆市成立由行业分管领导任书记,主城区行业分管领导任委员的全市物业行业党委班子,指导9个县(区)物业主管部门成立属地物业行业党委。2023年底,全市197家非公物业服务企业中171家成立或加入党组织,覆盖率达87%。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协调共治。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推动建设小区党组织。泸州市发布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指南(试行)》明确,完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1+3+N”模式,“1”即社区党组织,“3”即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N”即社会组织、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共同参与。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近两年乌鲁木齐推行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的“交叉任职”,社区副书记、副主任兼任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副书记、副经理,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和项目“监管员”,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社区共建。企业管理层领导兼任社区副书记、副主任,参加社区党委会议,参与社区共建。建立协商议事机制,扩大民主参与。对涉及物业服务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依托党建联席会、小区议事会、楼栋恳谈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居民和有关各方参与和监督。合肥市光明社区在名君家园成立“名君议事会”,网格长、支部书记、业委会、楼栋长和居民代表通过议事协商修改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车位分配、加装电梯等工作,小区被推选为“三位一体”协商议事典型示范小区。推进物业服务与网格管理工作相融合。泰安市委把“物业融网·红暖万家”工程作为市委书记党建突破项目,在全省率先发布了《红色物业红色网格一体运行工作规范》红色物业地方标准,把物业力量作为社区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区工作延伸到网格的重要载体,推动物业服务人员担任兼职网格员。践行“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各地推进将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行业调解等多元纠纷调解力量导入社区,在基层党组织协调下发挥法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物业管理行业专家的作用。例如江西省物协开展“法院+协会”“仲裁院+协会”等纠纷调解工作。多部门协同,打造治理联合体。黑龙江牡丹江市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搭建“联建共建平台”,住建、城管、公安、消防和水热气电以及物业服务企业为成员,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新疆阿克苏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召集发改、民政、市监、执法、消防救援、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每周定期开展驻小区现场办公调研。提升服务能力,便利群众生活。物业服务企业在做好物业基础服务的同时,提供家政服务、维修保养、家居生活等上门服务,为群众提供生活便利。紫薇学府小区作为襄阳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针对孤寡老人、残障居民、失业居民构建“一本账”“一条龙”“一颗心”等便民服务机制。建设老年和儿童友好型社区。杭州翠苑一区建设全省第一家老年食堂,推出“黄手绢、小红灯”呼叫帮扶服务和孝心车位;杭州之江一号小区建设漂流书屋、儿童议事厅等,每年开展“海豚计划”和“木荷计划”,免费为园区小朋友提供游泳培训和健康安全教育讲座。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志愿服务。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物业服务企业探索“党建+志愿”模式,武汉百步亭物业公司员工2000多人全部成为社区志愿者;绿城服务成立幸福里志愿队;碧桂园服务成立“红心碧海”志愿队伍等。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创新实践方法。中海物业与宁波海创社区共同总结“3344”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法;万科物业在北京西山庭院项目引入黑水虻站处理厨余垃圾;北京亦庄城市服务集团运用“1+4”固体废物管理模式等。建设智慧物业,赋能基层治理。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各地政府牵头建设智慧物业服务平台,例如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开发“青西物管”平台,包含企业端、项目经理管理平台、物业服务问题“码上办”小程序等模块。企业在平台开发中融合基层治理和服务数字化需求,例如亚新服务科研团队在“七彩芯”智慧社区平台中植入“红管家”区域服务体系。社区治理强调的是人的关系,社区是生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如何有效协调其他主体,如何完善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协调共治机制,各地还在开展实践探索。各地正推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作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融入基层治理。未来,这项工作还需进一步的规范引导和资源支持,例如根据实践调整联动机制,落实相关工作的税收支持、财政补贴、荣誉激励、舆论引导等措施;建立物业服务多元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运用到物业管理监管和服务信息平台,优化物业管理行业市场环境;推进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智慧化一体化建设等。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